1、淡水并非无盐
简单说,海水的平均盐度是35‰,即每千克海水中含盐量约35g。淡水的盐度一般都低于2‰,大多数淡水含盐量为0.1‰,家用自来水盐度也在这个范围内。
淡水是含有一定盐度的,而盐度的主要成分就是(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NaCl】。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盐分,对淡水鱼的生存极为关键。
2、盐分是调整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的关键
参与鱼类体液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平衡调整是(盐的主要成分)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并且鱼类机体内部电解质的稳态也离不开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的参与。
鱼类血浆中参与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平衡调控的有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12+)、铁离子(Fe2+)、铜离子(Cu2+)、锰离子(Mn2+)、锌离子(Zn2+)等。
在这些离子中,钠离子【Na+】和 氯离子【Cl-】浓度(Na+:165-285meq/L;Cl23 -:129-270 meq/L)含量最高,因而其在鱼类体液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调节中起90%的作用。
3、淡水鱼一辈子都在排水
鱼体液盐浓度含量通常为5‰,远大于普通淡水的含盐量。因此鱼的身体内部属于高渗透环境,而水属于低渗透环境。
而水的特性就是从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低的地方向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高的地方流动,所以水会主动向着鱼身体内部渗透,如同水压迫潜水艇一样,这是水的主动渗透行为。且随着水域的宽度和深度的增加,这种主动渗透的压迫感会不断增加。
淡水鱼一辈子都在:排出渗入体内的多余水分,同时控制体内各种离子和矿物质的随着多余的水流出。
淡水鱼为了把体内多余水分排除体外,同时也要保住体内的离子,发展出以下机制:
1、排尿:
淡水鱼只要生活在水里,水体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迫就始终存在,鱼为了将渗入体内多余的水分排除体外。鱼的肾小管会产生一种水溶性的尿液,肾小管此时负责:a,把尿液排出去;b,负责把重要的离子再次吸收进血液中。
淡水观赏鱼是会撒尿的,所以不要轻易喝缸里的水。
2、肠胃道:
肠胃道作为外源性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可以通过吸收食物和水中电解质来维持体内离子的平衡,从而协助参与体内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的调整。食物是重要的营养和矿物元素来源。
因此营养均衡的多样化食物和水族维他命的补充对鱼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3、鳃部:
鱼体内部离子浓度大于其外界环境的离子浓度,含量高的浓度氯离子【Cl-】、钠离子【Na+】会由鳃及口腔表皮流失于体外。鱼类可以通过鳃吸收水中的 Na+和 Cl-,亦可通过鳃将血液中过多的 Na+和Cl24-分泌出去。
在鳃摄取钠离子的调节机制是透过盐分氯细胞(Cl cell)。
4、体表粘液:
水份进入淡水鱼体中主要是由鳃、口腔表皮的半透性膜进入,自皮肤进来的水几乎可以忽略。那是因为鱼的体表粘液异常的强大,做到了密不透水。
大部分的鱼身上是有鳞片的,位于鱼类的真皮和表皮层之间,能够很好的抵御外界伤害。在鳞片的外围还有一层表皮细胞,其中富含着大量的粘液腺,会不断的分泌粘液,形成保护层,不仅让鱼类能更加润滑的在水中游动,还能阻止水和细菌的侵入。
当鱼的体表有伤口,趴缸,或者鳃部受伤的时候,水就会从薄弱处渗透进去,一些病菌就会"混水"而入。为了维持鱼体平衡,鱼就会大量分泌粘液,并且鳃跟肾脏也会超负荷运作排水,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鱼体免疫力和体力急速下降,最终力竭衰弱而死。
水中此时加盐,由于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原理使鱼体内过多的水分就会流向体外,保持体内外渗透压(摩尔浓度渗透压,摩尔渗透压)平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鱼体机能将会逐渐恢复,再配合一些药物治疗,效果自然更好,这是加盐辅助治疗鱼病的原理。
|
淡水魚 |
海水魚 |
目标 |
吸收盐分排除水分 |
排除盐分吸收水分 |
体表粘液 |
阻止水入侵 |
阻止水分流失,阻止盐进入 |
鳃 |
从外界吸收盐分 |
排除体内多余盐分 |
肠胃道 |
从食物中吸收盐分 |
从饮水中吸收水分 |
肾脏 |
排除体内水分 |
排除体内盐分 |
附赠一点海水鱼知识:
实际上所有生物都经受不住高盐分海水的,海水鱼要想在海水里生存便利用自己身体上特有的细胞半渗透黏膜来脱盐淡化海水,它们身体的口腔膜、内腔膜和表皮膜等细胞膜都是“海水淡化器”。它们喝进海水后,首先在口腔内通过吸气不断增压,压力差迫使一部分水渗过黏膜进入机体内。而大部分盐则被阻隔在口腔内,可随水流经鳃或排泄道排到体外。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水鱼与淡水鱼的差别在哪里?》
水产资料大全《水和盐的“渗透压”:鱼类的渗透压功能与食盐防治鱼病的机理》
沼泽缸之家《鱼会喝水吗》